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市(区)掠影
关注一事 解决一片:兴化人大“双联”向纵深破题形成效应
发布日期:2023-12-18 17:47来源:人大办浏览次数:

施肥机在麦田里前行,撒着肥粒;簇新的硬质机耕道上,农用电动车来来往往。初冬时节,兴化市中堡镇中堡村郯家圩呈现出一幅新的“农耕图”。

“郯家圩农田新貌,源自农田高标准改造。”中堡村党总支书记张长建说。郯家圩有1050亩农田,沟多、河多、田块碎片化,一直未纳入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,机械作业靠船运,耕种很不方便,种植成本高。

2023年6月,兴化市农业农村局郯家圩列入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。建设硬质机耕大道2公里、桥梁5座、泵站2座、小型电站2座,从而实现农田“高标准”。原先一家一户“小块田”,被拆除埂、渠,变成50亩一方不等的“大块田”。三个种植农场租赁种植。村集体从中收获土地流转服务费11.4万元,和溢出农田租金收入,农户也解除了“田枷锁”,坐享亩年1000元租金收入,“比自己种得的还多”。

郯家圩高标准农田改造,是兴化市人大“双联”工作衍生的效应缩影。

2022年10月,兴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沙顺喜回千垛镇黄邳选区,与选区“双联”对象的几位村干部人大代表进行了座谈。黄邳村干部杨旭贵反映,能否把黄三责任区的400亩农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。该400亩农田没有机耕道、没有排灌设施、位置偏远,且部分田块已被承包人抛荒。

沙顺喜实地察看,再由此及彼,了解到全市面上仍有不少“边角地”未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,决定形成议案,提请市政府对“边角地”改造,得到市政府重视、支持,并由市农业农村局列入“三年改造计划”,消灭“边角地”盲区。作为“边角地”盲区,黄邳村黄三责任区的400亩农田率先成为高标准农田改造“示范”。2023年6月,黄三责任区的400亩“边角地”完成高标准改造。

2022年2月,兴化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将“双联”工作列为重点议题,审议通过了《关于深入推进“双联”工作的意见》,建立了“双联”工作机制。45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在其选举产生的乡镇(街道)固定联系3名市人大代表,其中有1名村居干部代表、1名专业技术人员代表、1名企业负责人代表。445名市人大代表每人固定联系3名选区群众,其中有1户低收入家庭、1名留守儿童、1户种养殖户。各乡镇人大参照市人大常委会做法同步建立“双联”工作机制,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本级人大代表、乡镇人大代表联系选区群众,真正发挥好市镇两级“双联”工作的联动效应。该市市委书记、市政府市长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四套班子中的代表带头联系代表和群众,推动了全市千名人大代表下基层、访选民。双联工作的开展,解决了群众的不少繁难事。

“但双联工作更要关注共性的难事,以形成关注一事,解决一片的效应”,兴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沙顺喜说。

经过走访和梳理,农田“边角地”、未成年关爱保护、优化营商环境,是事涉全局的三大难事,亟须补齐短板、拉长短腿。针对三大难事,兴化市人大形成了调查报告,为市委、市政府决策提供支撑。2022年,市委、市政府出台了《兴化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》《未保委和未保办工作制度》《未保联席会议和个案协调会办制度》,2023年6月出台了《关于全面加强假期(周末)困境、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出台了《兴化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》。

为确保未保工作落到实处,市委、市政府特地将该项工作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元连分管负责。在马元连和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,设立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,特批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,核定编制人员6名。同时,成立乡镇、街道未保工作站,由第三方专业组织运营,形成“儿童主任+专职社工”双服务模式。此外,成立“泰州市兴化益行儿童基金会”,由市财政捐赠400万元,引导社会各界参与,打造爱心资金“蓄水池”,解决了资金问题。真正打通了兴化市困境留守等重点儿童关爱保护“最后一米”。2023年1月,民政部公布兴化市为全国第一批未保工作示范市(区)。

为促进《兴化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》工作落地见效,兴化人大将该项工作列为“双联”工作常态化主题,深入走访双联对象的企业,形成了不少提升营商环境的新思路、新做法。如“设定重大项目行政许可标准时”,力促重大项目早开工。通过这一举措,该市2023年拟开工的28个5亿元以上项目,全部确定了工程“放样”的最后时限,真正兑现重大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的承诺。针对小微食品企业生产检验难、食品保鲜难,兴化人大还与兴化市监局达成共识,让大企业联结小企业,形成“共享实验室”、共享“保鲜库”。




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?